自然資源部發布首批15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典型案例
發布日期:2024-06-28 作者:中國自然資源報 點擊:
6月25日,自然資源部發布首批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典型案例。本次公布的15個典型案例各具特色,均結合本地實際需求、資源稟賦,探索了一系列可供借鑒的做法,取得顯著的綜合效益。
為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2019年,自然資源部啟動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試點針對農村地區國土空間存在的鄉村耕地碎片化、空間布局無序化、土地資源利用低效化、生態質量退化等問題,以科學合理規劃為前提,綜合運用占補平衡、增減掛鉤等政策工具,統籌實施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生態保護修復、歷史文化保護等工作,優化農村地區國土空間布局。
試點開展以來,自然資源部共支持25個省份實施了356個以鄉鎮為單元的試點,以及浙江寧波、廣州從化、福建泉州、廣西崇愛高速公路沿線和浙江跨鄉鎮等不同尺度試點56個片區。此外,各地自行開展了892個以鄉鎮為單元的試點。截至2023年底,全國1304個試點共完成綜合整治378萬畝,實現新增耕地47萬畝、減少建設用地12萬畝,在組織模式、規劃銜接、實施管理、驗收與后期管護、資金保障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廣、可復制的寶貴經驗。
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了15個典型案例的亮點和特色。一是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提升國土空間治理效能。浙江寧波案例提出了“以全域整治推動資源重組、功能重塑、空間重構、產業重整、環境重生,構建更加合理的三生空間”;江蘇昆山案例著重解決鄉鎮撤并后“小集中、大分散”空間破碎問題。
二是助力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河南民權案例打造3個千畝方大田與日光溫室大棚,管好糧袋子、菜籃子;湖南瀏陽案例客土改造1700畝非糧化耕地,將貧瘠耕地治理成優質良田;浙江嘉興案例推動碎田變整田,建成全省規模最大、質量等級最高的天福萬畝方,畝均增收100斤;上海金山案例創新集“建設用地、設施農用地、永久基本農田、林地”等為一體的農業標準地。
三是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上海松江案例將毗鄰群眾居住區的低效工業廠房改造為科技園,土地節約集約與群眾增收致富雙贏;江蘇蘇州案例將6000畝零散工業用地整合為3500畝產業社區,實現“工業上樓”,打造總部經濟科創園。
四是統籌生態保護修復,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陜西白河案例通過整治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鄉村人居環境得到改善;江西瑞昌案例重點打造“一條示范道路、十里生態河流、百處秀美村莊、千畝特色產業、萬畝高標農田”;湖北孝南案例建成以濕地公園為核心的生態友好型高質量現代農業發展區;廣州從化案例形成源頭修復與生態價值實現、城鄉融合發展、老城市新活力、區域協同與產城融合4種整治模式。
五是健全公眾參與機制,推動實現群眾利益共享共贏。江西余江案例建成6個“產業下沉”車間,帶動140余人就業,實現了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致富;重慶九龍坡案例吸引年輕勞動力返鄉創業120余人,打造特色柑橘產業、紅色文化與鄉村研學,累計接待游客24萬人次;浙江余杭案例用“一棵樟樹”激活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熱情,形成了以土地綜合整治+基層治理為核心的整治模式。
該負責人表示,從成效來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在保護農耕肌理、留住鄉韻鄉愁,釋放發展空間、助力鄉村振興,修復生態基底、提升人居環境,深化制度改革、共享土地紅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已經成為自然資源領域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平臺。(趙寧)